郑和下西洋留下的谜团

2020-07-21 16:12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郑和七次下西洋路线图

        1405年7月11日,郑和从南京出发,率两万余人第一次下西洋。他一生共七次下西洋,但因为原始档案的缺失,也留下了诸多谜团。永乐皇帝派他下西洋目的为何?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?他到过麦加吗?最后,七下西洋的档案是被官员刘大夏烧毁的吗?

        扬子晚报邀请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大海,与你一起分享郑和下西洋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郑和下西洋出于什么目的

        记者:郑和下西洋,民间有许多传说,有的说永乐皇帝派他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,有的说他是去寻宝,就历史学研究来说,下西洋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?

        陈大海:这些说法都属于民间演绎。郑和下西洋是国家的重大举措,它动用了整个国家的财力以及沿海城市的各种力量,来做这件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当时的历史现实出发,元朝虽然溃败,但残余势力仍在,中亚又兴起了帖木儿帝国,所以一些学者认为,郑和下西洋目的之一就是联络海上及南亚、西亚各国共同牵制、抵御帖木儿的扩张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对老百姓来说,他们看到郑和从国外带回的奇珍异宝,便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宝;而建文帝失踪,成为当时最大的悬案,一些人便从这个谜团出发,臆测永乐皇帝是为了寻找建文帝。这些通俗的说法,人们更容易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记者:还有学者认为,郑和下西洋是去朝圣,所以他去了麦加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大海:下西洋不是郑和个人行为,永乐皇帝不可能为了满足郑和的个人意愿而去耗费国库,这不符合逻辑。同寻宝、寻找建文帝一样,都是无稽之谈。

        据史料记载,郑和本人并没有到过麦加,这从其副手洪保的“寿藏铭”中可以得知。洪保是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,生于1370年。郑和本姓马,云南昆阳州人,是元代咸阳王的后裔。在靖难之役中,洪保与郑和都立有战功。朱棣称帝后,郑和成为内官监太监,还被赐姓“郑”。现在南京的马府街就因那里曾是他的宅邸而得名。

        下西洋时,洪保是郑和的副手。2010年,洪保墓与其生前所刻的“寿藏铭”在南京江宁被发现,其寿藏铭刻于宣德九年。“寿藏铭”记载,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五年,这次航海,他们派了一个小分队去了麦加,并明确说此前从未有官方人员去过。由此可知,郑和本人并没有到过麦加。

        郑和七次下西洋,都做了什么

        记者:郑和下西洋,西洋是个什么概念?郑和船队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现在的哪里?2002年,英国皇家海军潜艇编队指挥官加文·孟席斯出了本书《1421:中国发现世界》,他认为郑和船队发现了北美洲,是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大海:当时所谓的西洋,是以婆罗洲文莱为界,泛指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北印度洋及沿海地区。郑和七次下西洋,经过36个国家,郑和的助手将见闻记录下来,并绘制了海洋地图。从图上看,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,就现有的资料和证据,无法证明郑和船队到过北美洲。

        加文·孟席斯在书中认为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时,郑和率一支船队返回,同时由洪保等人率另一支船队继续航行,洪保的船队到达南美洲。但实事求是地讲,以上说法没有任何史料支撑。

        记者:那么,七次下西洋,郑和船队都去过哪些地方?

        陈大海:郑和下西洋组建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舰队,每次出行船只都在200艘以上,人员两万余。综合史籍对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具体过程的描述,大致情况是:

        1405年,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,他从南京龙江港出发,循长江,抵达苏州太仓刘家港,进入大海,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,再起锚向西洋进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出使记载得比较详细:当时共有208艘海船,包括战船,客船,粮船和水船。郑和的船队到达爪哇时,是东西爪哇两王的内战。当时东方的国王被打败了,他的领土被西方的国王占领了。郑和船队人员上岸,被西王误认为是协助东王,不分青红皂白,杀害了170多人的船队。 西京王得知真相后,立即派人去捉拿他的罪孽。 最终,永乐皇帝要他赔偿黄金中的62000。之后,郑和船队继续西进,进入印度洋到达锡兰山,再到古里,这是航程的终点。 在这里,郑和立了一块石碑。 在回程途中,郑和的船队还遭到海盗陈祖翼的袭击。 最终,舰队大获全胜,活捉陈祖义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次出使,是送外国来的使节回国,顺便再做第二次访问。去爪哇时,郑和还要去收取那六万两黄金赔款。但爪哇国力贫乏,仅缴了一万两黄金,永乐皇帝说:这事儿就算了。这次出使,郑和还背负着调解暹罗与周边邻国关系的重任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次出使,郑和去了满剌加。郑和此次前来负有为其立国的使命。永乐皇帝赐给该国印服等物。也正因此,后来满剌加国王率500余众随郑和船队回访中国。该国从此还成为郑和下西洋的一个中转站。

        以上三次出使,基本扫清了海寇等通航障碍,使得马六甲海峡畅通无阻。

        第四次出使,郑和帮助苏门答腊国剿灭了苏干剌。回国时,忽鲁谟斯国国王还派遣使臣,驾驶船舶,载着狮子、珍珠宝石等物,随郑和到中国来回访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五次出使,郑和船队到达了今天的非洲东海岸索马里摩加迪沙、肯尼亚马林迪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。

        第六次出使,郑和送16国使臣回国,这次走得最远,到达了今天的肯尼亚蒙巴萨。

        永乐二十二年,朱棣病逝征北途中。仁宗即位,下令停止远航,但仁宗即位不到一年就病逝了。宣宗即位,郑和再次出使西洋。这次出使,船队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。在返航归国途中,郑和病逝了。有资料说,他是在古里病逝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下西洋原始档案 是刘大夏烧毁的吗

        记者:郑和下西洋留下许多谜团,原因之一便是原始档案丢失了。有学者认为这是明朝官员刘大夏所为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大海:这种说法,其实史学界大多不认同。这个说法并非出自官方史书,很可能是明人笔记的演绎。查《明史·刘大夏传》,当时安南与老挝有战事纠纷,宦官汪直想在这上面有所表现。他请示了皇帝,索要永乐间讨安南的文件,刘大夏“匿”了文件,不给他。如此看来,刘大夏藏匿的是有关安南的文件,和郑和下西洋的原始档案无关。后世讹传,说刘大夏一怒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原始档案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,这些原始档案去哪儿了?有学者认为,有两种可能,一是明宫曾遭大火,可能被烧毁;二是被虫蛀了。明后期宫规弛懈,文书档案被盗、尘封、雨湿、霉烂、虫蛀而无人过问,神宗几十年间,档案文书“十减六七矣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现在研究郑和,可信任的材料只能是明史、明实录等以及跟随郑和出使西洋的使团成员们留下的文字记录,这属于文献资料。还有就是像洪保“寿藏铭”这类出土资料。

        记者:郑和七下西洋,为我们留下了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陈大海:简单来说,郑和七下西洋,疏通了海路,扩大了对海外的贸易,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。稳定了东南亚的秩序,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威望。每次出使都会带去丝绸、瓷器等物,返回时又带来各种动植物、药物、玉石等,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。       

责任编辑:fafa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5G科技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